DSC02893.JPG

Georg Jensen Torun Forget-Me-Knot Earrings (Ear sticks)

 

 

朵蘭應該是Georg Jensen 最傳奇的設計師, 他很多設計作品都非常膾炙人口, 現在仍有許多他的復刻作品, 從手錶、項鍊、頸圈、胸針、手環、戒指....

 

從1997 設計師項鍊的隱藏真心、嬰兒車胸針、Forget me knot 永誌不忘、Dew drop、2004 設計師項鍊綿延 Continuity 、Mobius環系列.... etc, 真的隨便列列就一長串, 他的作品中也沒有GJ 常見的鱗紋、銀珠、氧化, 而是用生動活潑獨特的線條來架構所有他的作品

 

我想, GJ 設計師應該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出她其右

 

 

在GJ 屬於 "結" 的系列有兩個, 一個是永結同心 (規規矩矩地打個結), 另一個就是朵蘭的永誌不忘 (靈動線條的Forget me knot)

 

我那時一看到那Forget me knot 靈巧的線條, 馬上就拿出我的軟陶來拉成直線, 自己對著照片開始想繞出這個靈動的圖形, 搞了很久......... 還是失敗了! 軟陶可以塑形, 是在軟的時候, 不管我怎樣耗費心力繞成這個圖形, 都會被地心引力給弄塌....

 

我想銀在塑形時, 也有一樣的問題, 如果要變成這個圖案, 應該是用已經硬化的線條, 手工凹成這個造型, (不然這個結如此3D 立體, 我還真想不出要怎樣用模型來造成了! 3D 印表機可以嗎? 我就沒概念了.... ) 所以...  最後我還是默默花錢把 Forget me knot 敗回家

 

這個Forget me knot 有出的選項是:頸圈、胸針、手環、耳環

 

頸圈和胸針太優雅了不知道怎麼用、手環感覺會被我敲壞,所以敗了耳環 (長約 6cm ).... 戴在耳邊, 就好像在耳下各打了一個輕巧靈動的結在你耳邊晃動... 戴上之後都覺得自己變優雅起來了~

 

DSC02922.JPG

 

 

可以看出這個結是左右對稱的吧!

 

看出來應該是手工拉出結的線條, 因為兩邊並沒有百分之百相同的左右對稱, 結的寬度和收尾的地方長度有一點點的不同, 最上方耳針的地方是顆小銀珠, 與下面相接是一端繞成小圓結的銀珠扣上, 再往下打一個有如蝴蝶飛舞的空心大結

 

DSC02923 (2).JPG

 

 

朵蘭的設計, 果然細節很不同, 銀帶子不是規規矩矩的往下, 而是轉了一個弧度、再轉、再下去繞結

 

DSC02895.JPG

 

 

繞結也不是規規矩矩地繞, 邊繞邊轉銀帶子, 讓這條帶子好像在流動一樣, 每個角度都可以看出銀帶子轉動的神采

 

視線順著銀帶子延伸, 思緒在想, 朵蘭當初設計時是否也是拿條硬化的銀帶, 邊徒手調整銀帶子的角度, 邊晃動腦袋在構思, 怎樣的角度最美麗呢?!  哪裡需要轉動帶子角度、結的寬度要怎樣? 怎樣轉不同的角度可以讓拿到手的人都感受不同風情呢?!

 

DSC02896.JPG

 

 

準備量化生產時, 朵蘭又是怎樣寫出設計圖, 讓GJ 的工匠按照他的設計, 在甚麼地方轉什麼角度, 才可讓這結打的靈動?

 

這個結打得真好, 轉來轉去不同角度, 風情都不同, 線條轉彎處都好細膩、一點都不生硬, 就好像緞帶打成的禮物結...

 

DSC02933.JPG

 

DSC02934.JPG

 

 

把一左一右對稱的耳環擺在一起, 隨意亂轉, 就是好看~

DSC02901.JPG

 

從這個角度看, 是愛心呢!

 

DSC02913.JPG

 

 

左邊的結比較滑順、右邊的結比較胖, 收尾時那邊的長度有點稍稍不同, 乍看如此相似, 細看卻如此不同, 我喜歡這種觀賞的樂趣

 

DSC02924.JPG

 

隨意擺放這兩個耳環, 每個照片都好美! 有別於戴在耳旁的風情, 兩個結好立體、結中間的線條轉一些角度看起來就很不一樣

 

DSC02938.JPG

 

DSC02939.JPG

 

DSC02940.JPG

 

 

像不像兩心相繫呢?

DSC02943.JPG

 

 

尾端擺這樣像不像朵蘭的#1417 戒指的線條?

DSC02944.JPG

 

 

 

 

附上實戴照, 精巧的空心大結就在耳朵邊晃來晃去提醒著, 原來我也是可以這麼的優雅!

 

DSC0438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菲莉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